你叫吴宇伦,2016年拖着行李来到一座陌生的大城市,住在一间月租500元的城中村单间。白天上班,晚上跑外卖,月底到手不过两千多块。你没什么朋友,也不常说话,日复一日,平淡无奇。
直到偶遇了一位女主播。她叫陈欣欣,甜美、善良、但也命运多舛。她说自己妈妈生病,直播公司逼债,榜一大哥骚扰不断,而她无依无靠,只能向你寻求帮助。你信了她,开始充礼物、转账、借钱,花光积蓄,连爷爷留给你的50万元遗产也没剩下。
但有一天,她彻底消失了,微信拉黑,电话空号。你才意识到,你只是她众多“鱼塘”中的一条,而她,是个“捞女”。
这不是社会新闻,而是今年6月19日上线的一款国产互动影游的开头剧情,玩家将扮演男主角吴宇伦,被“捞女”欺骗后,创立“反捞女联盟”,以身作饵,潜入捞女组织内部,一步步展开复仇计划。
游戏原名叫《捞女游戏》,上线仅一天就因海啸般的舆论争议,被迫更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
但这并没有影响它的传播速度,相反,作为一款商品,《捞女游戏》成功吃透了“情绪经济”中的“愤怒红利”,但也暴露了“情绪经济”下的伦理困境。
要论这个夏天最火的国产游戏,《情感反诈模拟器》(曾用名:《捞女游戏》)算一个。
从游戏的命名就注定了它不同于其他游戏的开局,还没有在游戏圈内引起注意,就先在舆论场上炸开了一个口子。
6月19日,《捞女游戏》正式在Steam平台发售,首日便冲上微博热搜,无数网友在知乎、虎扑等平台上展开了激烈讨论。
6月20日,上线才一天的《捞女游戏》被迫改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仍然持续爆火。发售不到一周,便登上Steam全球畅销榜第五名,登顶中国区热销榜,同期销量超越《黑神话:悟空》。
为什么《情感反诈模拟器》会成为一款现象级的互动影游?在“捞女”“反诈”等表象的背后,这款游戏能够取得成功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觉得,真人互动影游是短剧和游戏的结合体,都有低成本、快节奏、爽的特点。
1974年,任天堂发布了一个名叫《荒野枪手》的机电型街机,开创了真人互动影游的先河。玩家手持左轮光枪,面对画面中的真人牛仔,当其双眼闪过杀意(白光)时,要比对手更快地掏枪射击,否则就会被击倒并被嘲笑。
从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佛头起源》,到谍战题材《隐形守护者》,再到密室逃脱《记忆重构》,“真人实拍+游戏互动”的真人互动影游一时间成了香饽饽。特别是腾讯投资并发行的《隐形守护者》,销量140万份,杀进了当年国产单机游戏TOP10榜单。
但大多数团队都没法像腾讯那样财大气粗,也没有腾讯那样的营销资源,这种辉煌很难复制,后续其他人的作品都反响平平。
《完蛋!》直接点燃了游戏公司和影视公司进军真人互动影游的热情。不仅是因为它赚得盆满钵满,更因为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低成本高效复制爆款的希望——据报道,《完蛋!》的成本仅500万,实际拍摄时间只有两个月。
很快,一系列满足直男情感需求和幻想的游戏冒了出来,比如《美女,请别影响我学习》《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都要!小孩子才做选择!》《我被女神盯上了!》《我和七个俏房客》……光看名字就能让人浮想联翩。
最简单粗暴的卷就是卷演员。一般的作品找美女演员,更高要求的则不仅要漂亮,还要演技好、有知名度。
游戏九游娱乐-官网app开篇,玩家扮演一位名叫吴宇伦的男青年。彼时他初入大城市打拼,白天在服装公司上班,晚上兼职跑外卖。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新人女主播陈欣欣,随之一步步沦陷,最终遭遇情感诈骗、人财两空。十年后,他成立了“反捞小组”,深入“情感欺诈”组织核心并展开复仇。
据官方介绍,《情感反诈模拟器》包含472分钟影像、超200个选项、38个结局。此外,玩家亦能探索67篇各个角色的私密档案,以及附带783句配音的14万字恋情知识档案。
比如吴宇伦的直播间ID为“笨猫”,各个章节标题首字串联起来是“愿以后再无彷(胖)猫”;又比如直播间榜一大哥狂刷礼物后,提出离谱要求;以及某些情感博主挑起争议话题,在互联网上引发网暴与质疑等。
“其实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了很多人的迷茫,现在的两性关系怎么了,为什么就到了今天这个样子,到底什么是正常,什么是有问题的,这个里面存在很多灰色的部分。”
与之呼应的,是《情感反诈模拟器》中多个女性角色复杂多样的故事面,而非单薄扁平的绝对反派。
比如主播陈欣欣骗钱是因为妈妈得了癌症急需手术费,网红唐晓甜被公司控制根本身不由己,情感博主宋诗琪是因为老公车祸去世才性格大变。
其中有105个情感情景和知识点,包括认知篇、吸引篇、暧昧篇、经营篇、反捞篇、共创篇,目的让玩家了解构成情感的核心阶段,以及在面对情感操控时的应对思路。
尽管《情感反诈模拟器》的剧情是以复仇为主题,但不全是一篇男性视角的复仇爽文。
即便到了最后通关时刻,玩家完成了对每个女性角色九游娱乐-官网app的攻略,却很难有“大仇得报”的情绪释放,反而会有一种见证人性幽深处的复杂感。
截至目前,距离《情感反诈模拟器》发售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网友的讨论风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最开始一边倒、认为用捞女污名化女性的抨击之声,到有网友指出游戏立意本身是正常的,只是标题存在噱头和争议,更改后的名字反而更符合实际的游戏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