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福田区推出“童乐福田计划”,共新增滑梯111座、秋千173个、跷跷板119个、沙池17个、摇摇马235个,并联动周边学校、团委等相关机构,建立童乐空间基层治理组织,组建志愿服务小组103支,精心运维“童乐福田计划”项目,努力让家与游乐园“无缝连接”。
深规院一直致力于用专业技术服务儿童、服务城市,助力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建设,从0到1打造儿童友好示范样本。从吸取国际经验填补知识空白,到结合本土化实践制作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地方标准,从街头巷尾儿童游乐设施的改造,到融合进整体城市规划设计,深规院联通“山海连城”计划,探索更多让儿童与自然建立连接的方式。
该项目按照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标准,打造了全市首个社区级儿童友好乐园,获评市级儿童友好公园,纳入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七批)。项目尊重儿童天性,在游戏功能上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需求,在游戏场景营造上融入自然化设计手法,在游戏动线组织上贯穿自由、探索的设计理念,创造两条游园动线,以一条无障碍主园游戏线路贯穿全园,同时组织一条以自然冒险为核心的游戏线路供儿童自主探索。
该项目以深圳市妇儿大厦为起点,聚焦其周边出行环境,沿着莲花路、景田路和商报路整合街道、街头广场、沿街绿地和校门前区等零散空间,并围绕周边城区功能特点进行适儿化改造。项目创新设计儿童视角的出行互动与标识系统,设计低调而富有巧思。项目获评2024年市级儿童友好出行项目,是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实践,也是高密度城区街区适儿化改造的典型范例。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景鹏小学校门前绿地,通过低投入、微介入的手法,针对儿童群体实现空间功能的适儿化提升。设计针对场地放学前后人群聚集、儿童结伴玩耍状态多的突出现象,聚焦学龄段儿童,采用“大开大合”的设计理念,营造有助于舒缓儿童身心的游戏空间,一方面采用鼓励社交、适应大人流的“大容量”游戏设施,另一方面创造了可以放开奔跑和探索的地形草坡和木桩路径。项目的建成为儿童提供了释放学业压力的校门自然探索乐园,大大地提高居民儿童的幸福感。
客家文化是梅富村的特色文化。深规院打造了具有客家特色的城中村儿童游戏场地,通过提取客家围屋和城中村房屋的“方形”肌理,以方格围合形式重塑交往空间、植入趣味设施功能,致力于方寸之间、营造咫尺之趣,为社区补充了专属的儿童户外游戏场地,设施覆盖全龄。搭建“生活舞台”,为等候的家长、附近的居民提供多功能休憩、交流的平台。九游娱乐-平台官网九游娱乐-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