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努力提升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水平。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
(一)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推动系统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化,根据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年度干部职工学法计划,组织全系统人员参加法律、业务集中培训活动,通过法治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等形式定期进行集中学法,以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适时组织全系统法律知识考试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执法监管业务水平。全系统人员年人均完成政治理论培训时长不少于40课时、各类综合法律知识培训时间不少于100课时的要求,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达到100%。
(二)切实将依法执政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当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思想,及时组织学习传达各级关于依法治县的重要会议精神,及时组织研究部署依法治理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强化理论学习落实局党组会会前学法制度,局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局党组成员分领域领学法律法规、党章党规及重要文件精神等,特别是加强对新颁布或修订法律的学习,自觉做到学法守法用法,起到“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动作用。
(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阵地建设的重要展示内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具体部署推动法治建设
(一)认线年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制定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任务落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二)认真组织开展法治建设考评和依法行政考评工作,坚持以评促建,确保法治建设任务落实见实效。
(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利用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3∙15”、知识产权宣传周、质量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线上线下多渠道的普法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治观念。
(一)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全系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主动带头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视问题,精准整改促落实,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1、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局领导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发挥本部门法治建设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依法行政情况报告,专题研究包括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重大事项。
(四)认真抓好班子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整改;坚持发扬民主,把民主决策贯穿于党组决策的全过程,坚持做到民主集中、集体领导,增强班子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
1、深入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实施了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网办率达到98%以上。推行“一窗通办、一窗通取”的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引进两台智慧审批一体化终端机,实现“秒批智办。继续实施“创业大礼包”免费送,共发放约4500份,为企业节约成本81万元。
2、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和“综合查一次”部门联合抽查工作。
(1)优化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计划,印发《博罗县2024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博罗县2024年度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查一次”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22个,开展双随机抽查2次,抽查企业452户,开展联合抽查事项12项,抽查企业43家。
(2)初步制定《博罗县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实施检查计划备案统筹机制,采取分类检查等措施,着力解决检查频次过多、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问题。
(3)严格依法依规做好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列入、移出管理工作,2024年以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150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74户。
3、全力做好2023年度企业年度报告工作。引导督促约4万户企业完成年报公示,年报率97.71%,企业年报公示工作稳居全市前列。
1、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成立博罗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服务等五大服务事项。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到企”活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题进企服务、企业和个人的商标注册申请前查重、检索等前置辅导服务等为企业宣传政策和提供服务指导。
目前,全县有效发明专利1240件,同比增长33.05%,有效商标注册量24215件,纳入广东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的4件,九游娱乐-官方入口建立商标品牌培育服务工作站1个;30余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0余亿元,协助博罗及周边地区开展商标注册申请232件。
(1)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指导《福田菜心生产技术规范》《以螨治螨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立项;
(2)促进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推动3家企业获得“罗浮山荔枝”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权、5家企业获得“柏塘山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权,“罗浮山百草油”获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另有2个地理标志产品(罗浮山豆腐花、石坝三黄胡须鸡)正在申报中。
(3)全面加强企业标准监管,推动141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412项,协调企业申报“白切鸡”“脆皮乳鸽”“预制菜东坡大肉、溏心蛋、生鱼片”等“湾区标准”;协调“罗浮山大米”“柏塘山茶”地理标志产品贴标企业申报“湾区认证”。惠州顺兴食品有限公司的“冰鲜麻黄鸡”已获得“湾区认证”,是惠州首批“湾区认证”产品之一。
(1)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风险会商、重大事故和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印发实施《博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应急值班工作制度(试行)》,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组织召开全县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2次,市场监管领域风险会商会议9次,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风险形势,研究探讨针对性监管措施。
(2)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湿粉统一查”、肉类产品、母婴机构、重要节假日等专项检查,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1385家次,农贸市场26家次,发出安全生产提示牌32个,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32家,立案36宗,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40份,发出当场处罚决定书9份。扎实推进民生实事相关任务,抽检食品3960批次,合格率97.47%;快检食用农产品75087批次,合格率99.46%,依法销毁不合格产品714.728公斤。开展食用农产品“你点我检”市民开放日活动36场,完成快检产品700多批次。
(1)组织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督抽检,完成化妆品19批次、医疗器械14批次,药品64批次,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2)以日常监管、监督抽检、网络监测、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置等监管方式,积极开展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412家次、药品使用单位156家次、化妆品生产企业15家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5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320家次,约谈化妆品生产企业1家,责令约谈化妆品生产企业暂停生产2家,发出整改通知237家次,立案60宗。
(3)扎实推进药械妆安全监测工作,加强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情况通报、联合行动,检查医疗机构36家次,发出整改通报1份,有效督促医疗机构落实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
(1)依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对系统数据库显示的超期未检的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清理,定期汇总核查进度,确保逐台核查到位。打造博罗县瓶装液化气气瓶及充装综合职能监管平台,通过赋二维码对气瓶进行认证,保障充装的气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液化石油气瓶充装质量可溯源。
(2)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分类监管,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紧盯医院、商超、学校、旅游景区等人员聚集地等重点区域,在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等重点设备,持续开展专项行动,累计出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人员734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367次,特种设备总体定检率达100 %;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41份,查封违法违规使用设备21台,立案41宗。
(1)扎实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及计量检定工作,检定各类衡器共计4689台,各类医疗计量器具共计1422台。对67家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74批次工业产品进行监督抽样检验,发现不合格产品1批次,产品不合格率为1.35%。
(2)常态化开展儿童用品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人员380人次,检查校园周边儿童用品销售门店154间,抽检8批次,未发现不合格产品。着力推进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人员910余人次,检查燃气具及配件销售门店410家次、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689家次,立案查处113宗,罚没15万余元。
2024年全县未发生重大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1、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持续深入开展“开展放心消费粤行动”,今年新发展90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和20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我县共有“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和“线家。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941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12万元。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目前我县共有“ODR”企业23家,ODR渠道处理消费投诉102件,“ODR”企业主动与消费者达成消费纠纷和解66件,消费者撤回投诉4件。护航2024年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设立临时消费维权点,妥善处置2起消费纠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2、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及开展迎接国家公平竞争督查检查的自查工作。促推执法规范化,持续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工作走深走实。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平台上及时、主动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决定信息。同时做好年度的数据填报工作。
上线应用“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实现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三类执法行为全过程网上流转,行政执法信息及时全记录。截至2024年11月20日,我局在平台录入行政执法信息4063条,其中行政检查2773条、行政处罚997条,云巡查230 条、云备案63 条。
我局依据《广东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单位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并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向社会公开。设置了法制审核机构,配备与法制审核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法制审核人员开展法制审核工作。在依法履行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职责的行为时,作出重大决定之前,均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不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九游娱乐-官方入口
(1)严格执行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定《博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基准》进一步规范我局行政处罚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推行文明执法,让执法有力度、有温度。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时主动亮明身份,按规定规范着装和佩戴统一执法标识,主动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向当事人出具执法文书时包含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在执法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平和”,恪守“文明、规范”。同时参照《惠州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的指导意见,充分运用提醒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开展行政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3)健全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规范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12345政务平台的作用,切实做到了投诉、举报事项有受理、有记录、有处理、有答复。
(4)开展2024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及时掌握我局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总体情况,加强业务监督指导,进一步规范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行为。
(5)针对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行政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局行政执法法治化水平,促进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执法工作依法依规。
(6)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科学界定适用范围,合理整合检查事项,加强执法人员保障,加强跨部门协同配合,全面推进我县“双随机”改革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做到对市场主体“无事不扰”。
(7)推进涉企“综合查一次”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在综合执法重点领域内,统筹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全面形成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常态化跨领域、跨部 门联合执法机制,提高对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力度,有效减少部门重复执法检查的扰企行为,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1、认线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组织做好全局工作人员网上学法,年内课时达标率100%,应考人员考试参考率100%,合格率100%。
2、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干部职工和监管对象进行各项专业知识培训。积极拓展多渠道、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既有实体培训班又有网络培训,还采取到基层现场教学,采取以案说法学法、老带新等方式组织学习。
3、加强法治宣教、法治实践和执法培训,及时更新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内容及动态,针对热点问题开展法律解读、案例发布、以案释法及消费警示等,增强内容的新颖性和传播力。
4、结合市场监管执法实际,多载体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我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定位,量化普法责任清单,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安全用药月、“质量月”等各项维权咨询、安全监管、专项整治、产品质量提升等专项普法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组织专业人员、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类宣传、咨询、安全教育讲堂等方式,提升广大市民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践行“宣传就是监管”理念,坚持在执法中普法,在执法中宣贯。
(一)基层法治基础不扎实、能力不适应,监管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尤其是基层监管所工作人员较少,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市场监管领域难以做到全覆盖、无盲区。
(二)法治学习方式单一,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普法宣传教育落实还不到位。
(三)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纠纷解决等机制等工作上还有薄弱环节,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
(四)执法人员在法制知识学习方面不全面,重实体法,轻程序法。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规范。
2025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市场监管主责主业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确保市场和谐稳定发展。
1、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尊法,积极开展专题学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讲话、市场监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依托市场监管总局网络学院、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将法律知识培训、业务培训和执法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全面推进柔性执法建设,继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升执法人员政治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办案能力,促进公开公正文明执法。
2、加大专项检查、联合检查、案件查办力度,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履职尽责,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市场,彰显法治市场监管价值。
(三)在普法宣传力度上再强化。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线上线下指导为抓手,将普法融合于监管执法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以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督促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以法治化市场监管助力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